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发展 - 教育研究 -正文
教育案例: 理解,师生沟通的桥梁
2013-12-30 00:00 点击

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从事教育工作近十年。这里既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却是丰富而充实。管理班级,是一项非常琐碎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与责任心,更需要教师的创造精神。因为,班主任面对的是几十个活生生的、朝气蓬勃的学生,是一个天天和心灵打交道的人。有这样一件事情,虽然不大但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因为它让我看到其实班主任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师生间心灵上的理解才是教育获胜的法宝。

那天下午第1节课后,我就接到同事李老师的告状,“今天中午巡自修的时候,我班的蒋X同学跟他了吵一架,并且还说了一些脏话,骂得非常难听,他已经叫这位同学写检讨书,希望班主任处理一下。”听完后,我非常的生气,又是蒋X!这是一个在全年级闻名的学生。此时,我就暗暗想一定要严肃处理这件事情,给那个孩子一个深刻的教训。

    离放学还有30分钟时,我走进教室,到蒋X同学面前问他:“今天的事,检讨书写了没有?”他说:“老师,还没写完呢。我明天给你吧。”我听了马上说:“今日事今日毕,不能拖延,赶快写好。而且你的行为很恶劣,对班级已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必须到讲台去当着全班同学检讨!”听到这句话,我发现他脸上一阵红说:“老师,不会吧?”我就说:“没什么不会的,敢做就要敢承认!就是要上讲台去说!”说完我就走了。

过了10分钟,我又走进教室,用眼神暗示蒋X同学上讲台检讨,我本以为他会抗拒的,没想到他从容地走上讲台,开始读他的检讨书。听着听着,我突然发现他的检讨讲得也有一些道理,他说:“中午上自习时,他正在劝说同学不要听耳机,声音大了一点被李老师听到了,就说他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这样就要扣班级自修课的评分。当时,他就觉得老师太过分啦,就跟老师争吵起来。”他又说:“他虽然有错,但是老师也有作错的地方,动不动就拿扣分来威胁他。他认为老师根本不会尊重学生,因此不值得他尊敬。”听到此,台下的同学都笑了,还有一些人在微微点头。看到这个场景,我忽然感到其实台下有部分同学和他一样,心里是不服气的。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坚持让他上台做检讨似乎是个错误。我这样做好像已经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心理伤害。而这番检讨其实是他变相地向我控诉委屈罢了。

那时,我觉得自己根本没办法去评定这个学生。既不能说他做得不对,又不能完全肯定他没错。如果说学生做得对,那就会助长这种不良的风气。如果说他做错了,又很难服众。权衡之下,我先肯定他检讨中说得有理的部分:即老师当时确实不了解情况,处理得有些不妥。但是蒋X同学也有不对的地方,虽说李老师不是我们班级的任课老师,但他毕竟是老师,即使他有不对的地方,我们还是应该要尊敬他。如果按蒋X同学这样的想法,对自己不尊敬的人,大家是否就应该都不尊敬了吗?如果大家的父母长辈不尊重你,你是不是就不尊敬他们了呢?作为班主任,我还是希望同学们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应该学会忍让,耐心的解释,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吵架,还破口大骂。这样不仅不能及时地解决问题,还激化了矛盾,影响了集体。最后,我还对蒋X同学说:“老师不该没问清情况就让你上讲台来检讨,老师在这点上的确做错了。在此老师向你道歉。”说完,台下就响起了掌声。

从这件事,我得到了一些启发,我们作为教师,每当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事情搞清楚了吗?事情的经过是不是这样的?我们有没有误会学生?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就草率处理。毕竟现在高中生的心理其实也是稚嫩而脆弱的,伤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如果在他们心灵上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口,那师生之间就不可能真正融洽团结,班主任的各项工作也就无法顺利的开展实施。

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可以塑造的。我们绝对不能感情用事,用陈旧的眼光看学生。那些难管的学生犯了错误,不能一味地斥责,变相地打击他们的自尊心,而是更应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虚心接受你的批评教育,而不是以教训伤害学生脆弱的心灵为乐趣,那样做反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与班主任对着干。而且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就事论事,今天的事就说今天的,千万不能把以前的、其他的都抖落出来说几句,那样做学生心里会想:“我就算改好了,老师也不会忘记我以前犯的错,也不会相信我!”这样会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会使他们失去了努力改正缺点的勇气和信心,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也会让班主任自己陷入被动之中,师生之间无法沟通。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感情上的真心地接纳我们,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班务事情时还得懂得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要善于换位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一些问题,这样才能保持一颗理解的心,走进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获得他们的认可和交心。

做了七年的班主任了,我累过,哭过,也笑过。但是这七年的班主任工作却让我学到了很多,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教育学生关键是一个“理解”。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关心学生、赋予学生真正的理解,善于沟通交流,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每个学生都是有感情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我想只要付出爱心,即使是枯草也会发芽;只要给予他们一缕阳光,学生就会灿烂。总之,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去充实。

                                                     (作者:张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