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践行“八礼四仪”,道德扎根心中。 同学们,文明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是社会对人才的共同要求。文明的行为习惯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养成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八礼四仪“中的“八礼”是指: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和仪式之礼。今天,我和同学们谈谈八个方面的礼仪。
所谓仪表之礼,是指在表情状态、身体姿态、面容发型、穿着打扮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所谓餐饮之礼,是指在家庭日常就餐、公共场所用餐、社会交往聚餐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所谓言谈之礼,是指在日常言语交谈、正式场合交流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所谓待人之礼是指在日常生活、特定场合交往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所谓行走之礼,是指在徒步行走、乘用交通工具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所谓观赏之礼,是指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所谓游览之礼,是指外出旅游、参观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所谓仪式之礼,是指参加升国旗、入队、入团、毕业、传统民俗等仪式活动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则是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这也就是说:学生的各项素质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但凡是习惯就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养成的。有人说:“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金钱;但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礼貌,你即彻彻底底地失败了,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我们做人的基本行为规范就是讲文明讲礼貌。
一声谢谢,等于一次情感的交流;一声对不起,能化解剑拔弩张的冲突;一个不要紧,等于给人吹去一阵温暖的春风;以礼待人,把笑脸常挂,你会发现天很蓝,花很红,其他的人也很友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这就是礼貌的魅力所在。
手下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虽然弯下腰捡起的是碎纸,手举起擦去的是污渍,但这一切却不仅是美化了环境,更是纯洁了自己的精神,净化了自己的灵魂,改变了自己的陋习,这就是文明的独特之处。
文明礼貌,重在表现;良好习惯,重在平时;社会公德,重在你我。就让我们一起来告别那些不文明的行为,挥别那不雅的历史,重塑一个更加文明,更加礼貌的学生形象。最后我们以一句名言作为结束语,与大家共勉:“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播下性格,收获命运。”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