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园地 - 工会活动 -正文
《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读后感
2010-10-11 00:00 点击
著名教育家高万祥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是作者结合近30年从教的经历,用大量的中外名人和作者的故事串联而成的。其中作者总结提炼了优秀教师在专业修炼、职业提升和事业追求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并积极践行的九件事, 也是人生和事业成功的九个生命密码。内容真实,文字质朴,道理浅显易懂。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高万祥老师在《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一书引领教师如何追求幸福的观点。 做一名教师。 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做一名幸福的优秀教师。 显然,幸福是做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最高追求! 首先,教师的幸福感应该来自于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教师不同于社会上其他的职业,因为“教育是创造人生幸福的职业”,而教师则成为“创造人生幸福的人”。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再没有任何一个职业能够和教师相提并论。“教师的自我意识和职业认同是教师人生幸福感的基础。换句话说,尊重自己的教师职业,是善待生命、寻找工作热情和人生快乐的最好方式”。“尊重自己的教师职业”,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教育之幸福,在于 “尽情地投入,用欣赏的慧眼去观察,你会发现,世界上最真最善最美的地方,就在孩子的世界里,就在孩子的心田里。”和孩子在一起,少了一些市侩,多了一些真诚;和孩子在一起,少了一些客套,多了一下坦诚。更重要的是,看着孩子们在自己的教育下一天天成长着,变化着,那种满足和幸福感是发自肺腑的。“教师是发不了财”的职业,如果热爱教师这行,就别老想着“发财”。否则,不但享受不到做教师的幸福,心里的天平总是不平衡,整天生活在“痛苦”和“煎熬”中,实在是不值得。 其次,教师的幸福感应该来自于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因为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教师都应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敢于担当的人,而这恰恰是教师幸福的源泉。“知识分子是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社会良知和批判精神的人。知识分子是能用在就的专业为社会服务的人,是能够超越个人和小团体私利而对社会和国家民族给予真诚关注的人,是能够时时关照自己脚下的路、有长长抬头仰望天空的人,是能够认真思考生命意义并积极最求精神高尚的人,是能够面对世俗洁身自好或面对权贵敢于坚持真理、有骨气、有人格的人”。 既然肩负“社会责任”,那么教师就不能把教育仅仅看做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生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于是,教师在“确定生活和工作目标,并向着这一目标不懈努力”的过程中寻找到了人生的幸福。马克思说过:“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显然,教师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他们的幸福也将属于千万人! 特级教师华应龙曾这样评价教师:“教师不但应该是经师,而且还应当是人师。”我们教师的工作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培养几个能考高分的人,而是要放眼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要抱着“今日的校园是明日的社会,今日的学生是明日的公民”这样负责任的态度来看待教师职业。不要总是埋怨教育的体制和环境,胡适早就说过:“教育的失败正因为我们今日还不曾真正有教育”;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中国就坏在虚伪的教育培养了虚伪的学生”。这虽是对旧中国教育的痛斥,也是对现在教育的警醒! 再次,教师的幸福感应该来自于我们的思想。“优秀教师的全部社会尊严和社会价值就在于拥有思想”。著名诗人顾城有句名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但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正是这双黑色的眼睛让教师能够看清楚世界的美好,也看清楚很多“常人所不知道的苦难”。于是,优秀的教师总是喜欢说真话。当然,说真话是要付出代价的:闻一多、李公朴敢于说实话,结果被特务暗杀;马寅初敢于说实话,结果被蒋介石关进了大牢;鲁迅敢于说实话,结果被敌人到处追杀……他们都是优秀的教师,他们都是敢说实话、敢于坚持真理、甘愿为真理和正义而牺牲的人。 敢于说真话,不断进行反思正是教师价值的体现。在这种价值实现过程中,教师的幸福感也获得提升。现在我们不但自己要说真话,而且教育我们的学生也要说真话。因为“一个民族的强大一定是从说真话开始的,一个社会的进步也一定是以说真话为标志的。” 调整心态,享受快乐。“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应该是最快乐的职业。然而,现在的中小学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普遍偏低。原因何在?除了客观因素,便是自己的心态。能不能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全在魔鬼抑或天使的心态。 因此,不要总是埋怨,要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当中,你就会发现幸福一直萦绕在你身边。用魏书生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教师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教师的人生应该是激情燃烧、乐观憧憬的人生,应该是一个能够享受教育幸福的快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