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园地 - 工会活动 -正文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反思
2010-10-11 00:00 点击

 

暑假期间,有幸拜读了有全国优秀教师高万祥老师撰写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高老师将自己近30年从教的经历中,从古今中外许多优秀教师的事迹中,从不断的阅读、观察、思考中,总结提炼了优秀教师在专业修炼、职业提升和事业追求的过程中,都高度民主重视并积极践行的9件事。那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修的九堂课是什么呢?第一堂课:读书修身;第二堂课:自我反思;第三堂课:教育科研;第四堂课:大爱厚生;第五堂课:积极写作;第六堂课:锻炼口才;第七堂课:注重细节;第八堂课:家校合作;第九堂课:追寻快乐。书中将权威科学的教育理念与生动幽默的案例紧密结合,不但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无愧于“知识分子”的称号:自我反思。在这里我想着重谈的是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反思。 反思也叫反省,它是认识主体对已发生过的认识反回去再认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对旧认识的超越。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每堂课上下来,先前教学设计的疏漏不找自见。同时,在每一次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有时学生的一个简单提问、课堂的一次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有一定的观察力、思考力,喜欢突发奇想妙想,而且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及教学体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这些都是我们在备课时很难准确预料判断的。即使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同时离不开教学反思。而课后的教学反思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你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并弥补这个遗憾。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表现和困惑、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具体来说就是: 首先要总结成功的经验,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我们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将教学中的闪光之处进行总结提炼,使教学过程更加精彩纷呈,教学经验自然会日益丰富,从而有助于我们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其次要寻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臻完善,不断提高。 再次就是要记录学生情况,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我们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一个教学片断、一堂课、一个阶段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反思,甚至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引发我们反思。只要我们处处留心,事事关心,在教学反思上一定会大有作为。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就可以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找到反馈的信息,思考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使下一步教学设计更科学、更合理,从而更积极、更有效地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使我们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更高层次迈进。 另外,教学反思还需要跳出自我,在相互借鉴中实现自我反思,教师之间经常地开展听课交流、相互观摩,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尤其是要研究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思想,从他们的课堂结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设计、教学效果等各方面进行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比较,研究探讨,并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行扬弃、集优、储存,从而提升自己。这样才可以使我们避免闭目塞听、孤芳自赏,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我们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反思,它既是教学教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因此,想要将课堂教学实践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就必须重视做好及时而必要的教学反思。而我们也应该在不断的反思中扬长避短,形成一套能准确判断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由一名“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反思型教师”,实现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