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园地 - 党建工作 -正文
“双百项目”进行时 | 践行“四敢”担当,聚力“双百”攻坚
2023-06-02 15:37 点击

近日,湖滨中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美育体育工作专题学习交流会。本次学习交流会围绕近阶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实施意见,联系学校工作实际,展开交流研讨。

理论中心组成员从不同的点切入主题,各抒己见。在交流过程中,大家一致认为美育、体育与德育、智育、劳动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30612_153627_001.jpg

校党委书记夏敏主持学习交流会


20230612_153627_002.jpg

宋海姝: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分管领导,应切实实施好全面育人行动,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大思政育人机制,深入推进“三全育人”行动,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一体化育人机制。大力构建与推进“1+3+N”的德育新模式,持续推进无锡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涵育怡美生活者的青春叙事行动”。


20230612_153627_003.jpg 

张延峰:

要正确理解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基本途径,深刻认识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根本任务,全面理解立德树人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关系。当下课程改革目标体系构建就是以此为具体指导而进行的。我国教育实施五育并举。各育运用自我特征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作出贡献。体育是教育有机部分,不可缺少。

 

20230612_153627_004.jpg

俞诚: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其价值在于用美好滋养个体的情感生命,用真挚化解个体心灵的危机,用诗意支持个体人格的完善。学校可以通过腾讯会议、专题网站等网络媒体平台开展美育系列讲座,引导学生感受艺术魅力,走进诗意生活。讲座可涵盖古典艺术课程、文学经典鉴赏、影视剧鉴赏等内容;利用社团,开设美术、摄影、书法、流行音乐、民族传统舞蹈等课程,从艺术与审美、艺术与人生、艺术与时代、艺术与社会等角度展开讨论,深化学生对美和艺术的理解。通过线上线下丰富多彩的互动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追求美的能力,涵育湖滨学子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


20230612_153627_005.jpg

林方: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成为美育的时代内涵。新时代美育视域下的美术课程重点聚焦“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有所不同,美术培养的过程往往会更加侧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更多地依靠学生自身在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体悟,它是个体认知与元认知共同建构的过程,也是在外界引导下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拔尖人才。


20230612_153627_006.jpg

孙永峰:

我想介绍组画《长征》,占据画面更多的是高山、荒原,是晦暗的天空,是凌冽的暴雪,那一抹抹蓝、一道道红,混杂着墨色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带领观众进入一段段动人的英雄故事,那大面积空出的白,就像一股气,将十张画作串联在一起;又像是乐谱中的休止符,让观者在情绪激昂时得片刻的反思。这组画作带我们重新来到那荒原戈壁,来到那漫漫长征路。这就是美育与德育结合的典型案例。正所谓“应目会心为理者,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友宪老师借助笔墨与色彩,写下英雄形象,以苍劲的笔触记录“长征”精神,带给后人以震撼与感动。


20230612_153627_007.jpg

莫自傲: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各地各校要注重人格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美学观念,湖滨中学正是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将美育教育作为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以改革与创新为主要特色,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同时,将美育教育贯彻到学生教育教学中的方方面面,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艺术综合能力为目标,积极推进美育课程改革和创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供优质师资、拓宽学生视野等方式全面推进学生美育教育的深化和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栋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多年来,湖滨中学以立德树人为主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精业怡美”为校训,坚持以“美”育人、以“体”育人,增强艺术修养和学生体质,健全学生人格,锤炼学生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艺术人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