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锡市湖滨中学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为基本要求,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根本目的,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在原来只做操的基础上融入其他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让学生得到各种形式的锻炼;推进校园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体质,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经学校研究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活动原则
1、全体性原则。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达到全体健身、全员愉悦的目的。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实用性原则。学校教育阶段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增强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人身安全保护及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求,学校从实用性着手,将紧急疏散演练列为大课间活动的固定项目之一。
4、安全性原则。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出必要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机构:
组 长:钱荣
副组长:徐锡滨 蒋莉莉 张延峰
成 员:班主任 体育教师 体育器材保管员
职责:
1、领导职责:大课间活动由高建峰副校长负责,分管干部要亲自参与,及时了解情况,并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年级、德育处职责:负责协调和督导工作。开展检查评比工作,保证大课间活动量。
2、班主任职责:(1)认真组织本班学生准时出操,保证出勤率。(2)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亲自参与,正确引导,教育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为班集体争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3)检查、了解、监督、管理本班大课间活动情况,考勤人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
3、体育老师职责:(1)负责大课间内容安排和乐曲选择。(2)内容要考虑到季节的特点,乐曲要适合学生和内容的特点。(3)负责活动地点、场所及退场安排。(4)负责组织大课间全过程,负责指挥和示范,协助班主任工作。
四、活动时间
每周一到周五上午第二节课后,时间25分钟.
五、活动方案
1、每年4、5、6、9、10月
(1)学生在《运动员进行曲》中,快速到达集合地点集中。(5分钟)
(2)学生听音乐集体做广播操。(5分钟)
(3)以年级为单位,分别进行跳绳、踢毽子、立卧撑(原地后踢腿跑)等练习(每周轮换)。
场地安排:
高一(1)(2)(3)(4)班操场南片跑道
高一(5)(6)(7)(8)班操场1号2号篮球场
高二(1)(2)(3)(4)班操场3号4号篮球场
高二(5)(6)(7)(8)班操场北片跑道
高三(1)(2)(3)(4)班一号教学楼前
高三(5)(6)(7)班二号教学楼前
备注:郜平泉老师负责高一年级
朱俐老师负责高二年级
谭雅暖、曹军老师负责高三年级
2、每年11、12、1、2、3月
(1)学生在《运动员进行曲》中,快速到达集合地点集中。(5分钟)
(2)学生听音乐集体做广播操。(5分钟)
(3)冬季长跑(8分钟)
要求
(1)在田径场按规定地点,每班六路纵队站位,绕田径场跑3圈。
(2)跑步要求做到抬头挺胸,两臂微摆,脚步沉稳,队伍整齐,步伐一致。
(3)经过主席台要统一呼口号并且口号响亮。
(4)跑步过程中班与班保持在10-15米左右的间隔,全校学生跑步距离均等。
六、学生活动具体要求:
1、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地点进行活动,不乱窜乱跑;
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
七、教师具体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
2、体育器材保管员负责准备好器材,每次大课间活动要提前到位,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值日的老师要认真巡视,并做好当天的活动记录。
4、班主任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5、对于开展大课间活动有特色的班级学校将予以奖励。
6、雨天各班自行安排室内活动。
无锡市湖滨中学“下午课后1小时校园体育锻炼”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规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走出教室,来到阳光下、来到运动场上,不断激发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增进了解,增强交流与合作,提高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运动技能水平和凝聚力,促进健康全面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下午课后1小时校园体育锻炼”组织机构
组 长:钱 荣
副组长:徐锡滨 蒋莉莉 张延峰
成 员:班主任 体育教师 体育器材保管员
三、组织机构人员主要职责
㈠组长
⒈全面负责“下午课后1小时校园体育锻炼”工作。
㈡副组长职责
1.第一副组长(徐锡滨)
负责对实施方案制订的指导,督查方案的实施。
2.第二副组长(蒋莉莉)
负责督查班主任对班级锻炼的组织、管理与出勤考评工作。
3.三副组长(张延峰)
负责对锻炼实施方案的制订、指导具体操作与调整;锻炼质量的监测、调研、评估;体育教师的出勤考评。
㈢成员
⒈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锻炼组织与管理等工作,确保每一学生按要求参加锻炼。具体如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爱护器材,树立“宁失一球,勿伤一人”的思想;按要求积极组织学生做好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安排值班学生做好借、还器材工作;科学、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消除锻炼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
⒉体育教师要根据方案的具体操作安排积极做好学生锻炼的技术指导工作,积极参与班级的锻炼组织与管理,目视全局、专注区域及时消除锻炼中的不安全隐患。
⒊体育器材保管员日常要加强保管室外的器材巡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锻炼所借出的器材确保无损;根据方案的具体操作安排,做好器材的发放、结束清点与整理工作,确保器材无误入室;对正常损耗的器材要及时报损;对故意遭受损坏的器材,要求班级做出赔偿。
四、锻炼时间
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下午16:40—17:20进行体育锻炼。
五、其他
严禁教师在班级体育锻炼时间要求学生做与本体育锻炼无关的事情。
六、锻炼内容:篮球1只/班、羽毛球6付/班、花样长绳1根/班、皮筋1根/班、毽子3只/班
注:羽毛球场地(南花园)区域体育教师负责人谭雅媛;南半片田径场区域体育教师负责人曹军;北半片田径场、图书馆西区域体育教师负责人朱俐、郜平泉。
参加体育锻炼的班级每次到操场集中,由值日体育教师负责学生的集体慢跑、做好操等后进行以上项目锻炼。
七、体育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1.体育课外活动由班主任或指导老师组织学生参加。
2.各班要按时到达相关区域,不迟到不早退。
3.各班要在学校规定区域内活动,不得占用其他班级场地。
4.班主任要认真组织活动,做到不得脱岗,要加强管理,确保活动安全。
5.所需器材一般由学生自备,确需向器材室借用的,活动结束后应及时归还。
无锡市湖滨中学
2023年2月